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yè)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wǎng)首頁 >> 商品期貨商品期權 >> 農產品期貨

直補原則塵埃落定 棉價向基本面回歸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wǎng) 時間:2014-09-19 08:23:04 來源:期貨日報網(wǎng)
全球供需平衡分析

2005—2009年連續(xù)五年供不足需,市場自2009年年初開始,啟動了連續(xù)兩年的超級大牛市;2010年度供需形勢轉變,當年產量大于當年消費量50萬噸,2011年度過剩512萬噸,2012年度再次過剩352萬噸,隨著供需形勢的轉變,超級大牛市終結,且開啟跌勢;2013年度供過于求214萬噸,2014年度供過于求110.4萬噸,全球期末庫存水平連續(xù)五年持續(xù)攀升。

2009—2010年度的棉花牛市,是基本面因素多年積累和集中爆發(fā)的結果。全球產量自2004年度的2647萬噸持續(xù)下降至2009年度的2237萬噸,年均降幅在4%;全球消費自2001年度的2056萬噸攀升至2009年度的2589萬噸,年均增長率為3.2%;2004年度全球供大于需272萬噸,2005年度就開始轉化為供不足需,2009年度的供應缺口更是擴大到352萬噸,這導致2004—2009年度全球期末庫存連續(xù)四年下降,年均降幅在6%,且?guī)齑嫦M比水平也連續(xù)五年下降,2009年度全球期末庫存下降至2001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行情于2010年度后期開始反轉。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分別增長13.9%和8.2%,消費則由于全球經(jīng)濟的持續(xù)低迷和歐債危機的深化而持續(xù)降低,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全球棉花需求分別下降3.6%和10%。產量增長,需求下滑,期末庫存迅速攀升,2011年度全球期末庫存達到2001年之后的最高值1600萬噸,庫存消費比達到2001年以后的最高值71.3%。2011年度供過于求512萬噸,期末庫存創(chuàng)下11年來的峰值。供需格局迅速轉化,2010年度后期棉價下跌勢如破竹。

2012年以后行情是如何演繹的?2011—2014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連續(xù)三年下降,平均降幅為2.7%。與此同時,全球需求連續(xù)攀升,平均升幅為2.7%。不同于2004—2009年度(年年出現(xiàn)供應缺口),2011—2014年度全球產量持續(xù)下降,需求持續(xù)回升,但年度產量仍高于年度需求量,庫存水平不降反升,庫存水平和庫存消費比都創(chuàng)下14年以來的最大值。雖然近三年全球供需格局在逐步修復,但沒有需求的大幅增加,沒有“去庫存化”的漫長過程,2014年度全球棉價不可能出現(xiàn)大級別的牛市行情,寬幅振蕩或趨勢性下跌可以定義未來相當長時間內的國際棉價走勢。

國內供需平衡分析

2009—2010年度我國棉花市場處于瘋狂的牛市,這是國內利多因素集中爆發(fā)的結果:2007—2010年度國內連續(xù)四年減產,年均降幅在5.9%;2009年度需求大幅回升,2010年度才開始回落;2009年度期末庫存水平大幅降低,庫存消費比急劇下降。以上因素搭配著國際棉花格局變動,最終演繹了2009—2010年度的超級牛市。

然而,國內棉價的大幅上漲,提振2011年度棉花產量,最終增長12%,進口量也增長105%,需求則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深化而萎靡,2011年度需求下滑17.5%。利多因素在2010年度的超級牛市中很快被透支完畢,國內供需格局也急劇變化,棉價開啟下跌行情。

由于棉花行情的大反轉,2011年度政府啟動了收儲政策,此政策慣性執(zhí)行至2013年度。收儲政策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植棉戶的利益,但更深遠的影響是將國內棉花市場與國際棉花市場割裂,我國紡織行業(yè)的國際競爭力下降。

2014年度啟動的新疆棉直補政策使收儲停止后國內產量不致斷崖式下降,同時巨量的儲備棉仍是國家調控棉花市場的重要力量。沒有國際市場的爆發(fā)性增長,沒有國內漫長的“去庫存化”過程,國內棉價不大可能出現(xiàn)趨勢性大漲機會,國內棉價在相當長時間內將維持弱勢格局。

供需格局決定趨勢,2014年度全球及國內市場供大于需,這種環(huán)境下,我們即使無從判斷棉價在2014年度會跌到哪里,也可以確認該年度國際和國內棉價不會出現(xiàn)牛市。這種判斷對交易的意義在于,趨勢性做多沒有機會,且可能有極大風險,而趨勢性做空可能有機會,即使有風險,風險也相對有限。

棉價受政策影響程度逐漸降低

2011—2013年度的收儲政策

2011年度國家累計收儲425萬噸棉花,其中國產棉325萬噸,進口棉100萬噸,收儲量占年度產量的45%左右。收儲結束后,市場依然演繹了期貨價格大跌的行情,巨量收儲未能改變供大于求格局主導下的疲弱走勢。2012年度收儲667萬噸棉花,占當年產量的90%左右。收儲結束后,從2013年4月中旬開始,期貨價格和現(xiàn)貨價格也開啟了下跌行情。2013年度收儲660萬噸棉花,占當年產量的95%左右。收儲末期,即2014年2月中旬,棉花期貨指數(shù)開始下跌,且持續(xù)至今。2014年4月,國家宣布對新疆植棉戶進行直補,取消了持續(xù)三年的全國棉花收儲政策。直補政策一定程度上比收儲政策市場化,國內棉花價格終將向供需基本面回歸。

收儲政策支撐棉價,但僅僅影響局部價格,棉價終歸回歸基本面——2011年度、2012年度和2013年度國內基本面偏空,收儲結束后,期貨價格和現(xiàn)貨價格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2009年度以來的拋儲政策

2009年5月—2010年8月,為抑制棉價連續(xù)上漲,國家分三次拋售260萬噸儲備棉,但大量拋儲沒有改變棉價上漲的局面。

2009年度拋儲260萬噸棉花,但內外棉價繼續(xù)上漲,這離不開2006—2009年度連續(xù)四個年度國際市場產不足需、庫存水平持續(xù)下降的大背景。

2012年9月3—9月29日,以18500元/噸為底價,國家在一個月內拋儲2011年度棉花50萬噸。在這段時間內,棉花現(xiàn)貨價格始終平穩(wěn),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I)一直在18600元/噸附近窄幅波動。2012年度9月拋儲與收儲時間部分重合,棉價表現(xiàn)平穩(wěn),拋儲的50萬噸棉花沒有對短期價格產生大的影響。

2013年1月14—7月31日,近半年時間,國家目標拋儲450萬噸,競賣底價為標準級19000元/噸,其他等級按照品級差率3%和長度差率1%計算。同時,“5萬錠以上的紡紗企業(yè)”可按3:1獲得一般貿易進口配額。在此期間,累計拋儲372萬噸棉花,且棉花現(xiàn)貨價格始終平穩(wěn),CCI區(qū)間波動。

2013年11月28—2014年8月31日,國家按標準級18000元/噸敞開拋儲,隨著拋儲成交的持續(xù)遇冷,國家對拋儲政策進行調整,從2014年4月1日起將拋儲底價調整為17250元/噸,競拍新疆庫棉花搭售3:1進口配額,競拍內地庫棉花搭售4:1進口配額,競拍企業(yè)仍限定為紡織用棉企業(yè)。2013年11月28—2014年8月31日,累計拋儲265.3萬噸棉花,日均拋儲1.46萬噸。在此期間,棉花現(xiàn)貨價格始終平穩(wěn),CCI穩(wěn)步下跌。

2014年度的棉花直補政策

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若干意見》。文件提出,逐步建立農產品(000061,股吧)目標價格制度,在市場價格過高時補貼低收入消費者,在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者,切實保證農民收益;2014年,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根據(jù)2014年中央1號文件關于啟動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要求,經(jīng)國務院批準,4月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yè)部聯(lián)合發(fā)布2014年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9800元,對新疆地區(qū)的棉花生產者實行差價補貼。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給植棉戶補貼,以保護植棉戶種植收益,而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國家不發(fā)放補貼。最終,2014年度,對新疆棉實行目標價格補貼,內地棉則價格市場化,不進行直接補貼。

8月底更是明確了目標價格補貼按“價差”補貼的原則,這將對2014年度棉價產生以下影響:一、國內棉價(包括新疆棉)更加市場化;二、供需狀況將成為影響2014年度國內棉價的根本因素,棉價受政策影響度降低,開始回歸基本面;三、內外棉價差將逐步縮小,2014年度國內棉價將接近進口棉港口完稅價。

綜上分析,近年來的收儲和拋儲僅僅局部改變棉價變動軌跡或延緩趨勢,但不改變趨勢。2014年度棉花目標價格直補更加明確“使市場在價格形成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未來政策因素將弱化,棉價將集中反映基本面。

解決庫存有三條可能途徑

國內棉花的“真實”需求

2014年9月最新預測數(shù)據(jù)顯示,USDA認為2014年度我國棉花需求是795萬噸,月均66萬噸;中國棉花監(jiān)測系統(tǒng)認為是805萬噸,月均67萬噸。以上機構對2014年度國內棉花需求的評估都在800萬噸附近,月均消費量在66萬噸左右。國內的棉花需求真有這么多嗎?

2013年11月28—2014年8月31日,國儲累計拋售棉花265.3萬噸,日均成交1.46萬噸,這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內“真實”的需求。由于前期成交率較低,2014年4月1日開始,拋儲價由18000元/噸調整為17250元/噸,同時競拍新疆庫棉花按3∶1搭配滑準稅配額,競拍內地庫棉花按4∶1搭配滑準稅配額。

考慮進口配額,國內日均“真實”需求為1.46×1.3=1.90(萬噸)(按1.3倍數(shù)平均配比進口配額),月均“真實”需求為1.90×22=41.8(萬噸)(每個月22個交易日),年度“真實”需求為41.8×12=501.6(萬噸)(1年12個月)??紤]1%關稅內配額89.4萬噸,則“真實”需求為501.6+89.4=591(萬噸)。

2011—2013年度,國內加工貿易配額少的時候有30萬噸,多的時候也未超過100萬噸,2014年度若有50萬—100萬噸的加工貿易配額,則國內棉花需求為640萬—690萬噸,我們取中間值660萬噸。按全口徑計算,2014年度國內棉花需求最多為660萬噸,即55萬噸/月。

2014年9月,中國棉花監(jiān)測系統(tǒng)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度棉花產量為681萬噸,這超過需求20萬噸。若考慮每年必須進口的1%關稅配額89.4萬噸(不考慮滑準稅配額、加工貿易陪、40%全關稅),2014年度國內不僅仍嚴重過剩,期末庫存水平也將再度攀升。

國內棉市“去庫存化”問題

2011年度內,國家儲備棉資源為455萬噸,其中,收儲國產棉325萬噸,進口棉100萬噸,結轉庫存30萬噸。

2012年度內,2012年9月拋儲50萬噸,剩余405萬噸。2013年3月29日收儲結束,國家累計收儲2012年度棉花667萬噸,而截至2013年7月31日,拋儲成交372萬噸。最終,2012年度國儲庫剩余700萬噸。

2013年度內,2013年11月28—2014年8月31日,拋儲成交265萬噸,而2013年度國家收儲棉花660萬噸。截止到2014年8月31日,2013年度國儲庫棉花有700+660-265=1095(萬噸)(國家已明確2014年9—12月期間不拋儲)。

2014年度內,國儲庫有1095萬噸資源。2014年度產量681萬噸,1%關稅內配額89.4萬噸,2014年度國內至少新增供給681+89.4=770.4(萬噸),而需求充其量在660萬噸,則2014年度仍將過剩110.4萬噸。這種情況下,國儲庫存不增加已是萬幸,談何“去庫存化”?

如果不能把這1095萬噸棉花及時去庫存,按倉儲費和資金利息共150—180元/月計算,那么每年至少要增加2000元/噸的倉儲和利息成本。如果這1095萬噸棉花每年消耗100萬噸,全部消耗完至少需要10年,那么平均增加成本2000×10/2=10000(元/噸)。如果每年消耗200萬噸,那么平均增加成本2000×5/2=5000(元/噸)。如果每年消耗300萬噸,那么平均增加成本2000×3.5/2=3500(元/噸)。如此漫長的過程和高企的去庫存成本,是嚴峻但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解決國內“去庫存化”問題,一條可行的方法是提升國內棉花需求。而如何提升棉花需求,這里有三個可能的路徑:

其一,國內棉價與1%關稅內配額價格基本持平,50萬—100萬噸的加工貿易配額就能自動轉化為國內棉花需求。

其二,把進口紗轉化成國內棉花需求,這差不多在170萬噸。2013年9月—2014年7月,國內凈進口棉紗144萬噸,預計2013年度凈進口棉紗達到155萬噸,這相當于凈進口棉花170萬噸。國內進口的棉紗主要是低于32S的低支純棉紗,大部分從印度、越南、巴基斯坦進口。國內棉價有足夠競爭力的話,這170萬噸的進口紗可以轉化成國內棉花需求,或至少相當一部分轉化成國內棉花需求。

其三,減少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替代,轉化成棉花需求,這差不多有100萬噸。1980年以來,全球紡織行業(yè)中非棉纖維使用量逐步增加,棉纖維使用量逐步降低,但就國內非棉纖維對棉纖維的替代而言,國家收儲的這幾年,2011—2013年度,棉花與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的價差迅速拉開,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棉花與滌綸短纖的價差一度攀升到10000元/噸,棉花與粘膠短纖的價差也一度達到7600元/噸,這種價差水平導致國內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對棉花的消費替代明顯。國內棉價適當保持低位,與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維持合理價差的話,替代性將使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需求部分轉化成棉花需求。

總之,國內棉花需求要有大的提升,與國外棉價和國內非棉纖維相比,都要有比較優(yōu)勢,即保持相對低廉的價格優(yōu)勢。以上三部分形成有效轉化的話,國內棉花需求將增加320萬—370萬噸,可恢復到2010年度1000萬噸左右的水平。只有國內需求有效提升,“去庫存化”的難題才有望化解。

內外棉的合理價差

國內棉價與國際棉價相比有競爭優(yōu)勢,國內棉花需求提升,便可有效解決國內棉花“去庫存化”難題。而國內棉價獲得比較優(yōu)勢的途徑,有以下三條:

其一,國內棉價低于國外棉花到港完稅價,國內棉花自然獲得比較優(yōu)勢,這時滑準稅配額毫無價值。

其二,國內棉價與國外棉花到港完稅價持平,國內棉花與國際棉花在一個起跑線上,國外棉花以質量取勝,這時滑準稅配額或有價值。

其三,國內棉價略高于國外棉花到港完稅價,國際棉價有相對競爭優(yōu)勢,但價差水平又不足以使進口棉大量增加,這時滑準稅有一定價值,不過不會出現(xiàn)像現(xiàn)在這么高的升水。

總之,未來國內外棉價持平或維持在合理水平是大趨勢。我們將ICE紐約期貨價格加8美分/磅的平均升水,按1%關稅、滑準稅、40%全關稅折算成港口完稅價,這基本可以作為國內棉價波動的參考。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判斷,按1%關稅折算參考價格更具備實際意義。美棉期貨12月合約壓力線在68美分/磅,升水8美分/磅,折算1%關稅的港口完稅價為11976元/噸。因此,美棉期價不突破68美分/磅,國內棉價維持在12000元/噸以下的可能性較大。
責任編輯:葉曉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wǎng)站無關。本網(wǎng)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wǎng)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七禾網(wǎng) m.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wǎng)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jīng)七禾網(wǎng)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wǎng)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lián)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lián)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wǎng)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wǎng)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wǎng)APP蘋果

七禾網(wǎng)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wǎng)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wǎng)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lián)盟

技術支持 本網(wǎng)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公告

中期協(xié)“期媒投教聯(lián)盟”成員 、 中期協(xié)“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