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經濟學家將車開進游泳池,然后摔斷了脖子的故事嗎?那是經濟學家沒有適當調整方向盤。用僵化的公式去套不斷變化的市場背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自然在所難免。 而經濟學家預測英國“脫歐”將會引發(fā)經濟衰退的狀況,被當前英國幾乎全線向好的經濟數據所“打臉”,就證明了脫離實際的“刻舟求劍”式經濟分析預測結果,往往都是不靠譜的。經濟學家們并不是上帝,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前景,也并不是靠經濟學家按幾下計算器就能算出來的。 回過頭來看,3個月前。很多人還曾預計英國“脫歐”則將會損害英國經濟。英國經濟將陷入衰退,銀行體系將陷入紊亂,歐元區(qū)則將會遭受可怕的打擊。 然而,英國“脫歐”的真正受害,似乎卻是那些冥頑不化,在脫歐之前配合歐盟官僚的輿論宣傳,繪聲繪色拿“脫歐”之后的可怖經濟場景恐嚇選民的“主流”經濟學家。在“脫歐”兩個月之后,除了英鎊匯率暴跌15%的情況在短期內看起來不可逆之外,其他方面的經濟負面預期幾乎悉數落空,這令那些持悲觀觀點的經濟專家尷尬不已。 當時,所謂的“專業(yè)經濟學家”曾預計英國“脫歐”將使英國經濟直接進入衰退局面。然而,迄今為止,英國安然無恙,其他歐元區(qū)國家也是如此。這對于專業(yè)末日預言的經濟學家來說肯定是一場災難,至少應該開始自省一些嚴重的問題。 如果回溯到幾周之前,這些“末日經濟學家”還在認真分析且預測英國“脫歐”可能產生的后果,并煞有其事告訴大家:英國和世界上其他地區(qū)的經濟當前則將陷入衰退。來自主要投資銀行的交易員、政府統計人員、以及政策和監(jiān)管當局的官員,都一致預測英國“脫歐”后的經濟活動狀況將突然而急劇地放緩。 例如,7月上旬,世界上最大的貨幣管理集團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稱經濟陷入衰退則是有可能的。貝萊德集團預計2016年下半年經濟將會呈現負增長,美國銀行則預測經濟會出現嚴重滑坡。 然而,這似乎并不是英國經濟發(fā)展的勢頭和趨勢。 上周,自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以來英國政局動蕩,但你猜怎么著?英國經濟數據出乎意料十分靚麗。英國7月通脹數據微幅上漲,但總體利率仍低于英國央行的2%個目標。由于隨著工作的總人數創(chuàng)歷史新高,英國7月就業(yè)數據向好,失業(yè)率再次下跌。 英國經濟主要是以消費為主導,但英國“脫歐”后,廣泛衡量零售業(yè)健康指數的英國7月零售銷售數據甚至比之前更好。有悖于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消費者似乎完全無視英國“脫歐”所造成的沖擊和紊亂,而英國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5.9%。 正如經濟數據所反映的那樣,當前并沒有更為廣泛的證據表明歐洲經濟受到損害。法國和意大利經濟數據雖然一如既往地慘淡,但也沒有進一步惡化,而整個歐元區(qū)則一如平常,但并沒有呈現整體上漲趨勢。的確,數據編撰機構Markit周二(8月23日)公布的一份行業(yè)調查顯示,歐元區(qū)8月PMI公布的數據顯示并沒有放緩的跡象,實際上,自英國“脫歐”以來歐元區(qū)經濟有顯著增長。 當然,從長期來看,英國經濟可能會受到損害,且英國主要貿易伙伴則遍及英吉利海峽。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發(fā)展,截止到2021年,英國經濟則將會增長1.8%;而在英國“脫歐”之前,作為歐盟成員國之一,擁有歐盟單一市場的準入權利,英國經濟則將會增長2.1%。同樣,荷蘭經濟可能增長1.1%,而隨著有更多機會接觸英國市場,荷蘭經濟則僅僅增長1.3%。 事實上,很多事情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從人口結構的變化,到比較稅率,到生產率趨勢等很多不同的事情正發(fā)生在發(fā)達的經濟體英國,但實際上不可能精確分析哪些是由于“脫歐”造成的,哪些不是?,F實情況是,英國“脫歐”則將意味著某些經濟領域變得更糟,而某些領域則變得更好,但英國整體經濟發(fā)展情況則不會有很大變化。 問題正在于此,并非只是預測。絕大多數主流經濟學家、銀行工作人員和基金經理都曾預測,英國“脫歐”將會短暫且嚴重打擊英國經濟。而在這種共識的背景下,許多投資者正出售英鎊和英國股票。當前并沒有人計算英國“脫歐”的整體成本,但這一定是因為已經造成了一些非常重大的損失。 這需要一些解釋。有兩個問題,分別為次要問題和主要問題。 次要問題是大多數經濟學家過多依賴于消費信心和調查數據,而不是真正的數字。因此,很難明白英國“脫歐”為什么會立刻引發(fā)經濟衰退,除了消費信心的低迷可能會導致英國企業(yè)不會投資,消費者不愿意消費這一論點。 而這一觀點證明是錯誤的,在作出任何一種方式或者其他方式預測之前,最好的辦法就是耐心等待實際數據的公布。 主要問題則是大多數銀行經濟學家、基金經理和政策研究所都希望英國“留歐”,因為如果英國“脫歐”,則只能想象“脫歐”帶給英國經濟災難性的后果。但這肯定是不可接受的。經濟學并不是可推算的科學道理,如物理學。但經濟學應該比物理學更為客觀。 沒有人期望經濟學家能作出完美的預測,經濟學并非是可預測的科學。但如果完全錯誤地理解這樣的重大事件,則要求質疑其相關性和有效性。至少,下一次涉及到全球影響的投票來臨之時,投資者可以先將經濟學家的建議和猜測拋之腦后。 責任編輯:韓奕舒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m.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