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私募大佬、深圳展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鋒表示,我們覺得未來七年主板還有大概3倍左右的上漲空間,創(chuàng)業(yè)板未來七年還會有5-10倍的空間?,F在進入到休整周期,這個休整周期結束以后,后面還會有更大的上漲空間,這個十年的周期一旦開啟,它就停不下來了。 陳鋒:讓我們思考一下未來七年對股票市場的猜想,什么猜想呢?未來的7-10年我們還能不能擁有跟過去十多年同樣的機會或者同樣大的機會?我的答案是:會。這里我也對未來做了一個簡單的猜想,我直接講結論吧。 結論是我們覺得未來七年主板還有大概3倍左右的上漲空間,創(chuàng)業(yè)板未來七年還會有5-10倍的空間。可能大家會問“你這個結論有什么邏輯、有什么依據、有什么數據來支持?”我也很坦率地告訴大家,我們沒有一個很完整的邏輯和充分的數據來表明這個結論最終一定是正確的,去年四季度我們的宏觀策略研究員做了一個40頁的PPT,關于想說明這個問題的報告,但是做完之后他還是告訴我“我們也無法準確得出陳總您覺得的可能的結論”,我說你們從邏輯和數據上得不出結論,但是我比較相信這個結果。 沒有完整的邏輯和充分的數據來證明我們的猜想,我還是想從我們對現在和未來的認知和理解上跟大家分享幾點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理解。 第一個理解就是我剛才提到的,股票市場過去十年完整的投資周期,我們始終認為是從2002-2012年這個周期,這是第一個完整的十年周期,這個投資周期也很簡單,就是圍繞著出口、投資和房地產去做投資的一個投資周期。第二個十年的投資周期事實上從2013年就已經開始了,當然有不少投資者認為之前的牛市是從2014年開始的,但是我們認為事實上從2013年就開始了,這個十年的周期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這個周期是一個轉型和創(chuàng)新的周期,對應著過去十年以出口、投資和房地產為投資線索的周期,進入到一個以消費、服務和高科技為投資線索的新投資周期,而這個投資周期從2013年開始,第一個階段是在去年股災之前結束,現在進入到休整周期,這個休整周期結束以后,后面還會有更大的上漲空間,這個十年的周期一旦開啟,它就停不下來了。這是第一個理解。 第二個理解就是關于消費和服務到底能不能成為未來十年在GDP中的比重從現在56%的水平不斷提升到70%,能不能實現這個也是我的猜想能否成立的前提條件之一。我的理解是覺得可以的,中國人的消費心理、消費習慣、消費方式同樣也是在2012和2013年這個時間點進入一個新的消費周期,如果在以前,中國人不敢消費,也不愿意消費,尤其是60后、70后,為了買房子不敢消費,傳統(tǒng)的消費習慣導致不愿意消費。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變化,當然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時間讓大家觀察到這個明顯的變化,但我們覺得在2012年、2013年這個時間區(qū)間上可以明顯發(fā)現一些顯著的變化,就是大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大家敢消費了,也愿意消費了,消費的能力和潛力也明顯表現出來了,一個顯著的數據可以看得到,這是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的占比,上一個十年周期里面,第二產業(yè)所占的比重最大,但2012年、2013年這個時間點開始出現明顯的剪刀差,也就是以服務和消費為代表的第三產業(yè)出現顯著上升的趨勢,當然這只是宏觀數據上的表面數據,我們還可以看一些實際的體驗,過去一年中國游客在海外的消費差不多一萬億人民幣,這也是60后、70后過去十年也是很難想象的,大家都不愿意消費,也不敢消費,但是2015年中國人在海外的消費達到一萬億人民幣。去年“光棍節(jié)”上,這代表了80后、90后的消費模式,“光棍節(jié)”淘寶一天時間就有998億的成交,從這些微觀數據上都能看到我們的消費跟過去十幾年比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在深圳的感受就更加明顯了,無論我去到羅湖還是福田、南山,都有太多人在那里吃喝玩樂。這是我的第二個理解和體會。 我們這個猜想能夠成立的第三個前提條件就是科技產業(yè)或者說新興產業(yè),新興產業(yè)能夠成為新的經濟支柱,中國的轉型是否能夠實現的關鍵在于我們的新動能能不能替代舊動能,這里我不想多說了,因為我們在深圳,這個體會太明顯了,深圳現在已經是科技產業(yè)成為主導產業(yè)的地方,我們在深圳可以看到中國在新興產業(yè)這一塊巨大的潛力。 基于以上這三個方面的認識和理解,我對未來的猜想,這是我們研究員做的模擬,(PPT演示)這個指數不是真實的,是方向性的模擬,我覺得實現的概率還是非常大的。 講完這兩個部分的內容,我再總結一點,也就是標題上講的,如果說我們的未來存在著這么巨大的一次機會,那我們現在就是要做好準備,在休整期做好準備,去迎接未來。 責任編輯:陳智超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m.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 沈良宏觀 | 七禾調研 | 價值投資君 |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 七禾網APP蘋果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傅海棠自媒體 | 沈良自媒體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