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聚合智慧 | 升華財富
產業(yè)智庫服務平臺

七禾網首頁 >> 頭條

10歲看盤,20歲當操盤手,25歲管理資金過億

最新高手視頻! 七禾網 時間:2024-09-12 19:52:38 來源:七禾網

他10歲開始學習炒股,20歲當操盤手,25歲管理的資金過億,26歲創(chuàng)立莞香資本,是中國首只多重策略對沖基金創(chuàng)始人,他就是“南狂操盤師”江國棟。


江國棟簡介:


莞香資本CEO,媒體撰稿人,多家財經媒體特約嘉賓,“忘記成本價”、“車輪戰(zhàn)法”等著名操盤準則原創(chuàng)者?!赌檬裁凑饶?,中國散戶》、《不讀政策,怎解風情》、《痛批中國股民的"劣根性"》等名篇作者。擅長于解讀政策,在政策中捕捉市場熱點。



10歲開始看盤


江國棟1985年7月出生于廣州增城,父親是中國第一代股民,但因為父親白天要上班,沒空看盤,就讓只有10歲的江國棟幫忙看盤。那時,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開電視,鎖定深圳二套電視臺,記錄下股票漲位和跌位,然后晚上交給父親,父親就召集村中的幾位炒股人一邊喝酒一邊討論,就這樣,江國棟在旁聽股評中度過了童年時代。隨著年紀漸長,江國棟懂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熟手,開始參與父親和幾個朋友的會議,并讀起了關于炒股的書和光碟。


之后,江國棟考上了五邑大學金融專業(yè),2005年,大二的江國棟,為了全面地學習證券投資,他研讀了學校圖書館所有關于證券投資的書籍,此外,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眾多證券投資的視頻,反復觀看、學習。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刻苦的學習加上精準的嗅覺,江國棟踏準了2005年大牛市的起點,在股票投資上屢戰(zhàn)屢勝,3000元入市,第一年就賺了3萬元。


“中國股票家教第一人”


大三時,江國棟在校外租用了一個辦公室,組建了證券投資工作室,當時,一些投資者慕名前去求教。江國棟為此編寫了一套股票投資教程,一一指導前去求教的股民,此舉在業(yè)內開創(chuàng)先河,江國棟也成為了中國股票家教第一人!


在金融這行,除了實力,運氣也很重要,江國棟是幸運的,在跨入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因忙于實力和畢業(yè)論文,江國棟保留下了三年來在股票市場凈賺的近十萬元。


大學畢業(yè)后,江國棟在江門市當起了個體戶,主要做包裝袋,但因為融資困難,且在融資時聽到的難聽語言,讓江國棟感受到從事一個沒有話語權的行業(yè)是多么的低姿態(tài),而這種人生軌跡不是他當初創(chuàng)業(yè)時想走的。2009年,江國棟就結束了這個小作坊。


結束后的江國棟一無所有,便開始寫博客,主要寫的是他非常感興趣的股票,漸漸被人們所熟知,不少投資者開始把資金交給江國棟操盤。2010年很多股票操盤手把資金流向地產股,卻遇上國家地產調控而“損手爛腳”,江國棟再次憑借運氣逃過一劫。


創(chuàng)立莞香資本


2010年底,隨著股市的低迷,江國棟大部分精力轉移到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上,并潛心研量化投資。2012年,26歲的江國棟合伙創(chuàng)立了莞香資本,成為東莞第一家對沖基金。當時國內的對沖基金和量化投資尚處于萌芽階段,而江國棟已經駕輕就熟。2012年12月21日,這個被戲稱為世界末日的日子,對江國棟而言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這一天,策劃已久的莞香資本第一只產品“莞香一號”正式成立,這是中國首只多重策略對沖基金。隨后,“莞香一號”在股指期貨市場游刃有余,首戰(zhàn)告捷,第一季即取得22.62%收益率的優(yōu)越成績。


那一年,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時,江國棟已被譽為“私募少俠”,“中國最年輕基金經理”。又因其個性酷似金庸小說中的“西狂”楊過,且為南方人,網友稱他為“南狂操盤師”。


年少成名,過早走上別人仰望的“巔峰”,或許會令許多人飄飄然而迷失方向,江國棟對自己卻非常清晰,認為只要潛下心來把技術扎扎實實的做好,盡量做多些經得起市場驗證的交易策略,令業(yè)績平穩(wěn)增長。



江國棟精彩語錄:


1、我絕不選擇去做一個普通之人,不在國家的照顧下成為有保障的公民。我要做有意義的冒險,絕不用人格來換取施舍,絕不會拿尊嚴與嗟來之食作交易。我絕不會在任何一位大師的面前發(fā)抖,也不會為任何恐嚇所屈服。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自信而無所畏懼,勇敢地面對這個世界!


2、中國股民都希望不勞而獲,用“道聽途說”的方法選股,用“孤注一擲”的勇氣買股,再用“壯士斷臂”的無奈割肉。


3、功過是非,留給后人去評價,至于世人,有多少個是清醒的。


4、唯有股票,可以讓人性放大,任何一個人只要踏足股票,他(她)的人性便會暴露無遺。


5、大盤漲多了就跌,跌多了就漲,就這么簡單。


6、大盤指揮大腦是散戶一錯再錯的根源。


7、中國的股民在長期的迷惘中已經被徹底地灌輸一種危險的市場觀。


8、眼光決定了你的信心,信心決定了你的魄力。


9、寧可買貴,絕不買錯,寧可錯過,亦不買錯。


10、與其說江郎才盡,不如說江郎財不盡。


11、當你想掌控世界時,世界已經不屬于你。


12、偶然的成功一定死于必然!成功是一連串的嘗試,沒有人能夠一步登天。我不認為我遇到了最大的困難,最大的困難永遠都在未來,因為昨天與今天我們都挺過來了。


13、我愿意去做有理有據的冒險,毫無計劃的嘗試不叫冒險,那是碰運氣。我所從事的職業(yè),冒險貫穿其中,不敢于和不擅于冒險的人,根本不適合從事金融業(yè)。


14、做量化投資,再回頭過來看股票,你會發(fā)現有很多的不同,做股票主要是一種感性認識,什么時候買,什么時候賣,買多少,賣多少,要持倉多久,根本沒有一個系統,都是操盤手總結,或者是一個團隊、投委會開會決定,我覺得跟期貨來比,是非常草率的。


15、市場在變,策略也要一直在變,才能適應市場需求。市場不好,壓力也大,市場好了,收益率能否跑盈市場,壓力也來了。永遠有壓力,但這種壓力不是刻意渲染出來的,做投資跟做實業(yè),難度都是蠻大的。


附:江國棟的忘記成本法(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在江氏操盤法則中有一條至關重要的,就是忘記成本法。股票的收益主要來源于持股,而不是買賣;中國股民總是熱衷于天天交易,頻繁買賣,忽視了持股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只有寂寞高手才能品味出持股的奧妙,而持股的核心思想在于忘記成本價。是否繼續(xù)持有一只股票,是和成本價無關的,僅僅與對此股未來走勢的判斷有關。例如,股民A和股民B同樣買入了股票G,G的現價是10元每股,A的買入成本價是9元,B的買入成本價是11元;顯然,在賬面上看A是獲利了,B是虧損中。常規(guī)的股民做法是,A應該選擇賣出,獲利了結;B應該繼續(xù)持股,等待解套??梢?,同一個股票,會出現兩套不同的操作思路,但是股票G未來的走勢只會有一種情形。同一只股票,產生兩種不同的操盤思路,根源就在于股民都糾結于自己的買入成本價中,這就是當今世上萬千股民虧損的要害中的要害!炒股是應該忘記成本價的,成本價是殘毒股民情緒最直接的因素,也是讓股民無法克服人性的缺點的最主要原因。


與成本價直接關聯的一個內容是虧損。舉例,一個股票賬戶里起始資金是100萬,一個星期之后賬戶里總資產變成90萬了,理論上和實際上都已經虧損10萬。這個時候讓股民犯難了,已經虧了10萬,割肉離場似乎不甘心,總得等待解套再賣出吧。問題就在這里,對于一個成熟的投資者而言,炒股是根本不存在虧損和盈利之區(qū)別的。把浮虧10萬的股票割肉賣出,不等于繼續(xù)制造虧損,因為繼續(xù)持有和選擇割肉,對于整個賬戶資產而言是沒有差異化意義的,繼續(xù)持有等待解套和立即割肉賣出,兩個選擇之后賬戶里的總資產依然是90萬。所以,在江氏的操盤理念中,是不存在虧損和盈利,只是倉位的重新調整。要長期生存于這個風險市場里,必須克服人性的缺點,方法就在于忘記成本法,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綜合整理自網絡

責任編輯:唐正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m.yfjjl6v.cn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聯系我們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李賀/相升澳
電話:15068166275
Email:1573338006@qq.com

七禾產業(yè)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13732204374(微信同號)
電話:18657157586(微信同號)

七禾網

沈良宏觀

七禾調研

價值投資君

七禾網APP安卓&鴻蒙

七禾網APP蘋果

七禾網投顧平臺

傅海棠自媒體

沈良自媒體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

認證聯盟

技術支持 本網法律顧問 曲峰律師 余楓梧律師 廣告合作 關于我們 鄭重聲明 業(yè)務公告

中期協“期媒投教聯盟”成員 、 中期協“金融科技委員會”委員單位